碳达峰碳中和国际论坛(2023) 和国际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博览会

碳达峰碳中和国际论坛(2023) 和国际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博览会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 International Fourum & International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 Technology Expo

能源

2023年9月19-21日

海南海口海南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中国能源研究会

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碳达峰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协新技术开发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世信朗普国际展览(北京)有限公司

碳达峰碳中和国际论坛(2023) 国际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博览会

碳达峰碳中和国际论坛(2023)

国际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博览会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 International Fourum

International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 Technology Expo

时间:2023年9月19-21日

地点:海南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邀请函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能源研究会

支持单位: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UNFCCC)、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

承办单位:

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碳达峰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协新技术开发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世信朗普国际展览(北京)有限公司

碳达峰碳中和国际论坛(2023)

整体概况

碳达峰碳中和国际论坛致力于构建一个综合性、国际化、高层次的合作平台,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展示中国“双碳”发展成就,开展学术和技术交流,共同探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和措施,提升中国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球绿色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会旨在构筑碳达峰碳中和全球性合作平台,首届大会以“碳达峰碳中和与能源革命”为主题,将邀请各国政要、政府领导、诺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国际组织负责人、国内外知名专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家等,深入开展学术和技术交流,共议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分享碳达峰碳中和先进科技及解决方案,共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会议日程

报到时间:2023年9月20-21日

会议时间:2023年9月20日


会议地点

海南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会议规模

2000+参会代表、预计200+演讲嘉宾预计、200+议题分享预计


参会群体(包括但不限于)

1、国家部委有关领导和专家

2、高校科研院所

3、各地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

4、国内外能源、交通、生态环境、建筑、工业等企业及机构

5、碳中和专家及相关单位和个人、企业家

国际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博览会

整体概况

为切实促进全球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大会同期举办国际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博览会,集中展示全球碳中和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解决方案。

博览会将设置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技术成果、海南省绿色创新专题展、煤炭能源化工低碳发展、石油石化天然气低碳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绿色储能与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氢能与燃料电池、先进核能技术、低碳节能环保、数字化智慧低碳管理、碳捕获封存利用与监测、碳中和服务等13大展区,并充分发挥海南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及自贸港制度创新优势,加快聚合“双碳”领域的发展要素,举办丰富多彩、实效落地的相关活动,充分推动人才落地、技术落地、项目落地和企业落地。


会议日程

布展时间:2023年9月17-18日

开幕时间:2023年9月19日9:30

展出时间:2023年9月19-21日

撤展时间:2023年9月21日16:00


会议地点

海南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会议规模

30000m2展示面积、500+参展企业、预计30000+专业观众预计


参展范围

1、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技术成果

各省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规划与成就,资源型城市、能源大市、能源化工基地低炭转型创新发展成果,绿色低碳智慧园区、示范区、企业、科研院校发展成果,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农村、水利、金融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新技术新成果;低碳出行、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供应链、绿色制造、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等领域新技术新城果等;

2、海南省绿色创新专题展

海南在推动低碳技术创新、助力绿色低碳转型上的优秀机构、典型案例、代表项目、实践成果等;

3、煤炭能源化工绿色低碳发展

大型煤炭、能源、煤电、煤化工、煤层气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技术与成果,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绿色矿山、节能减排、生态修复技术与装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与成果等;

4、石油石化、天然气绿色低碳发展

大型石油石化、天然气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技术与成果,油气田地面工程能源、集成、低碳化技术及设备,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先进节能等技术与装备;

5、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

大型水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分布式能源、地热能等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企业高效零碳发电技术与成果,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发电技术与装备,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光伏电池、光伏应用、太阳能与绿色建筑、太阳能热利用、太阳能制冷系统及设备、太阳能灯具及建筑材料等技术与产品等;

6、绿色储能与智能电网

储能技术、设备及材料,储能电站及EPC工程,新能源发电并网与智能输配电、智能微网、特高压等新电网技术,物理储能、化学储能及各类先进储能技术在工业、能源与产业园区的应用等;

7、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

新能源汽车(乘用车/商用车):电动客货车、电动轿车、电动旅游观光车、电动高尔夫车、电动清洁车、混合动力客车轿车、太阳能电动车、轻型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微混、轻混、中混、重混和插电式混合)、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氢能源天然等各种新能源清洁燃料、混合动力车辆及各种低排放环保节能型汽车;动力驱动系统: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等相关技术与产品;充电设施:充电站,充电桩;充电站智能网络项目规划及成果展示、太阳能、风能互补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技术产品等; 

8、氢能与燃料电池

大型氢能企业发展技术与成果,制氢技术与设备,燃料电池技术,燃料电池固定式应用,氢/甲醇储存技术与设备,加氢站成套设备,氢燃料汽车与其他氢能应用技术及产品等;

9、先进核能技术

核能企业技术与成果,核裂变能、乏燃料再生循环利用系统(ADRUF),可为碳中和作出重大贡献的核聚变能等安全可靠的核能技术及设备等;

10、低碳节能环保

大型节能环保企业新技术新成果,综合环境解决方案、垃圾处理与回收、大气污染治理、污水污泥处理、环境修复、节能减排、碳中和等技术与装备,垃圾与生物燃料发电技术、工业余能利用等;

11、数字化智慧低碳管理

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元宇宙、5G等数字技术碳管理;

12、碳捕获、封存、利用与监测

各类温室气体捕集技术,CO2高效利用与高值转化技术、化学、生物、地质、矿化等利用技术、生态固碳,碳封存技术设备,天-空-地碳监测技术,温室气体排放监测仪器设备,碳排放监测系统,碳中和生物技术等;

13、碳中和服务

碳汇、碳市场、碳认证、碳足迹、碳计量,碳标签、碳投融资、检测认证、行业咨询、法律服务,低碳科技成果转化、零碳示范工程等。


展台费用

标准展位

角标展位

豪华标展

国际展位

特装展位

9800元/个

尺寸为3m*3m

10800元/个

尺寸为3m*3m

15000元/个

尺寸为3m*3m

2000美元/个

尺寸为3m*3m

1000元/m2

36平米起订

企业自行设计搭建

注:参展商报名参会的注册费可以享受当时费用的九折优惠。


会议合作、广告征集

1、会议合作

主要合作:战略合作伙伴、特别协办单位

餐饮合作:晚宴、午餐、茶歇合作

其他合作:礼品、笔记本、手提袋、大会用水、同传设备、消毒服务等

分论坛合作: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与行动论坛、海南自由贸易港绿色创新发展论坛、碳达峰碳中和投融资论坛、碳达峰碳中和数字化论坛、碳达峰碳中和计量与标准论坛、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碳市场论坛、碳达峰碳中和与绿色氢能论坛、碳达峰碳中和与储能论坛、环境与气候变化论坛、科学家论坛、城市与园区碳达峰碳中和论坛、碳达峰碳中和与新型电力系统论坛、企业家圆桌会论坛、碳达峰碳中和青年论坛、生态系统与碳汇论坛、ESG高峰论坛等。

注:合作征集中,如有意参与合作,请与大会组委会联系,组委会将为您提供详细的合作方案(包括收费标准、回报条款及增值服务)。

2、博览会会刊广告

封面Logo条封底广封三广告封二/扉页广告彩页广告黑白内页
30000元/条30000元/版20000元/版20000元/版10000元/版5000元/版

注:会刊版面规格(140mm×210mm)、进口铜版纸、四色精印,已订会刊广告的展商,须于8月15日前将广告稿提交至大会组委会。

3、博览会会场广告  

详细信息请咨询大会主办方,主办方将为您提供会场广告方案(包括广告位置图示、规格及收费标准)。

4、博览会同期活动(收费)

6000元/小时,20000元/半天

国际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博览会鼓励参展企业举办新产品发布会、新技术推广会、小型酒会等同期活动,主办方为参展企业提供活动场地(展馆),并提供LED屏、音响、讲台、桌椅、饮用水等。会议内容企业自行安排,参会人员由参展企业自行邀请组织,主办方可提供协助和推广。如有需要,请提前向主办方申请。

联系方式
我要反馈
Baidu
AG官方华体会